不知道炒股如何入手?股票买卖有技巧,不能盲目操作,规避炒股风险,快速了解如何理财,关注小编,本篇文章为《黑马盘|怎样识别成交量陷阱,成交量有什么陷阱,成绩量的陷阱分析》,希望你阅读之后对此有更深的了解。

也有的干脆高开高走,大有形成突破缺口的架式。 当许多人看到该股突破盘局而追涨时,该股在涨到5-7%左右会突然掉头下跌,大量的抛单抛向那些早上挂单追涨而未能成交而又没有撤单的中小散户。显然24日那天庄家拉升出货。那些在追涨时没有买到股票,然后就将买单挂在那里的人更加强了买盘的力量,并为庄家出货提供了机会。但卖一至卖三的三个价位的卖单并不多,然而成交量却不少,显然是有卖盘按市价在买一的价位抛出。类似的情况还有1998年4月20日的“广东福地”( 28),1998年8月6日的“武汉实业”(60 68)等股,其操作手法如出一辙。第二天,该股可能略为低开,然后快速推高,上涨至5-7%一带。老愚在投资实践中也把股票成交量的变化作为重要的观察对象,并一度按照经典的量价理论进行操作,结果发现成交量不仅会骗人,而且是庄家设置陷阱的最佳办法,它对一些多少了解一些量价关系,对技术分析似懂非懂的人一骗一个准,使许多人深受其害。成交量的大小与股价的上升或下跌成正比关系,具体归纳一下,就是 量增才能价涨; 成交量萎缩则股价就不会大幅下跌; 长时间盘整的股票带量突破盘局向上涨升时,意味着庄家要拉高; 股价在高位放巨量后股价一定还会创新高。这里说的久盘有时是指股价在炒高了相当大的幅度后的高位盘整,有的是炒高后再送配股票除权后的盘整,还有的是中报或年报公告前不久的盘整。正是因为这种市场买入的人增多,尽管抛单沉重,股价还是会不断上升,更进一步增强了买入的信心,并产生该股将突破盘局带量上升,展开新一轮升势的联想。 经典的股市投资或投机的理论都认为成交量是不会骗人的。庄家是如何在成交量方面设置陷阱,中小投资者应该怎样防备呢? 陷阱 久盘后突然放量突破
为了赶快脱身,庄家在久盘后,采取滚打自己筹码的方式,造成成交量放大的假象,引起短线炒手关注,诱使人们盲目跟进。 这种股票有时候会在某一天的开盘后发现挂有大量的买单或卖单,摆出一幅向上拉升的架式。直到当天收盘时,大部分股票都在7-8%的涨幅一带成交。所谓盘整是指在一个时期内(如两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等)股票在一个相对窄小的价格区间进行波动,上行无力,下跌无量,交投极不活跃,不被市场人士关注。虽然随后还会反复拉升,但往上的主动买单减少,而往下的抛单却不断,股价逐渐走低,到收市前半小时甚至跌到前天的收盘价以下。成交量的大小,可以衡量股票市场或个股交易的活跃程度,并由此观察和了解买卖双方主力进入或退出市场的情况。成交量急剧上升,推动股价上涨。当天成交量高达1500多万股,但随后却连连阴跌不止,跌幅高达50%以上。如果投资者不及时止损,股价还会加速下跌,跌到难以相信的程度,使投资者深度套牢。随后的日子,该股成交量萎缩,股价很快跌破前次的起涨点,并一路阴跌不止。通常的情况是,庄家在久盘以后知道强行上攻难以见效,如果长期盘整下去又找不到做多题材,甚至还有潜在的利空消息已经被庄家知道。庄家就是这样利用量增价升这一普遍被人认可的原则,制造了假象,达到出货的目的。开盘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内,大量的买单层层叠叠地封挂在买 买 买三的价位上,同样,卖单也大批大批地挂在卖一至卖三各价位上
一小时左右,股价可能劲升至8%左右,有的甚至以大量买单短时间封涨停。 这些观点有时是正确的,但在许多情况下是片面的,甚至完全是错误的。这时,庄家只是在启动时滚打了自己的股票,在推高的过程中,许多追涨的人接下了庄家的大量卖单。(股票知识网)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阅读:·涨停当天股票成交量越大越好么?·量价背离该怎么看·价升量平的短线如何操作·如何解读月线放巨量·成交量选股绝招·成交量的陷阱:个股成交量突然放大·成交量知识:成交量变化八规律·开盘价选股法和成交量选股法·成交量分析·根据成交量如何选择黑马。但不久后又被大量卖单打开涨停,回调到涨幅7-8%左右盘整。 以“经纬纺机”为例,该股于1997年6月24日职工股上市前几天,庄家造成了几根小阳线,做出吸货的模样,24日,压低开盘后,成交量迅速放大,股价几乎拉到涨停。有经验的股票投资者,往往把整个市场或个股的成交量作为衡量和观察市场变动趋向的前提,并从中寻找主力机构或庄股的动向,选择入市或退出市场的契机。投资者会立即发现它的成交量异常变化,不少人甚至会试探性地买入。盘整时买 买三的挂单很多,买一的挂单相对少一些。 仔细研究一下,为什么该股会在突然放量往上突破时又调头向下,甚至加速下跌呢?这就是庄家利用成交量设置的陷阱。对于这种技术骗线不容易提防,但值得特别提醒的是,一旦股价跌破它带量上攻的那一天的开盘价,就应该止损出场,以防吃大亏。但是由于买单已经塞得满满的,要想确保成交,只能直接按市场卖出价买进
如若您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本栏目的更新。